如何做好亮化工程照明的節能措施?[今日推薦]
隨著房地產的快速發展,與之配套的照明產品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增長。在電能消耗上,照明產品成為繼空調、采暖電器之后的第二能耗大戶。照明能耗占到整個建筑電量能耗的25%~35%,占全國電力總消耗量的13%。那么今天亮化工程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!
建筑照明在使用的過程中,除了燈源自身消耗的電能之外,其燈具也會產生相應的熱量,這部分熱量又是構成建筑第一能耗大戶“空調、采暖”的主要熱源之一。
因此,照明節電已成為節能的重要方面。目前的照明節能潛力很大,一般節能方案均能達到節約20%~35%,保守按20%的計算,全國節約的電能價值可觀,可想而知在國民經濟中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一、科學的節能照明設計
(1)合理的照明線路:照明線路的損耗約占輸入電能的4%,影響照明線路損耗的主要因素是供電方式和導線截面積。大多數照明電壓為220V,照明系統可由單相二線、兩相三線、三相四線三種方式供電。三相四線式供電比其他供電方式線路損耗小得多。因此,照明系統應盡可能采用三相四線制供電。
(2)合適的開關控制方式和充分利用自然光:自然光是免費的光源,充分利用自然光,是照明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,因此就要合理的設計照明開關,比如采取靠窗的燈具單獨控制等措施。充分利用自然光,正確選擇自然采光,也能改善工作環境,使人感到舒適,有利于健康。充分利用室內受光面的反射性,也能有效地提高光的利用率,如白色的墻面的反射系數可達70%~80%,同樣能起到節電的作用。
(3)照明方式的選擇:在滿足標準度的條件下,為節約電力,應恰當地選用一般照明、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種方式。例如工廠高大的機械加工車間,只用一般照明的方式,用很多燈也很難達到精細視覺作業所要求的照度值,如果每個車床上安裝一個局部照明光源,用電很少就可以達到很高的照度。
(4)不同照度值的選擇:選擇照度是照明設計的重要問題。照度太低,會損害工作人員的視力,影響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。不合理的高照度則會浪費電力。選擇照度必須與所進行的視覺工作相適應。設計照明可按國家頒布的照明設計標準來選擇照度,合理的照度值和優良的照明質量形成的光環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、改善使用者的心情,也提高了我們所處空間的舒適度。
二、對于光源、燈具、電器元件的選擇
在建筑行業,無論是照明需求、氛圍渲染等空間效果的制造方面,都離不開照明設備。因此關于節能,在照明產品的選擇上,也變得非常重要。
(1)常用的電光源有:①熱致發光電光源(如白熾燈、鹵鎢燈等);②氣體放電發光電光源(如熒光燈、汞燈、鈉燈、金屬鹵化物燈等);③固體發光電光源(如LED和場致發光器件等)。在這三類電光源中,各種電光源的發光效率有較大差別,熱致發光電光源如白熾燈,物體溫度越高,它輻射出的能量越大。利用熱致發光原理制成的電光源制作簡單和成本低,但是發光效率低,其余的能量則以熱的形式消耗掉。
(2)高壓汞燈、高壓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等都是氣體放電燈,其伏安特性都是電流增大時燈電壓不是升高而是下降,必須串聯一具有正的伏安特性的元件來平衡這種負特性,具有這種特性的元件稱為限流器或鎮流器。
(3)燈具的主要作用是把光源的光通量分配到需要的方向,以提高光的利用率和避免眩光。一般效率較高的燈具都采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和先進的工藝制作,如電化拋光的高純鋁板;透光性能好的防護罩,如透光玻璃或有機玻璃;再就是密封性能要好,能防水防塵,盡可能地減少光的損失。燈具的效率是指其對光源光通量的利用率。
三、照明節電的管理
良好的維護管理可以節約用電和保護視力,加強照明用電管理是照明節電的重要方面。照明節電管理主要以節電宣傳教育和建立實施照明節電制度為主,使人們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;按戶安裝電表,實行計度收費;對集體宿舍安裝電力定量器,限制用電,這些都能有效地降低照明用電量。當燈泡積污時,其光通量可能降到正常光通量的50%以下。燈泡、燈具、玻璃、墻壁不清潔時,其反射率和透光率也會大大降低。為了保證燈的發光效果,應根據照明環境定期清潔燈泡、燈具和墻壁。當燈要閃動或已出現閃動時,要及時更換,因為氣體放電源在啟動時耗電最高,比平時用電大得多,可有效的做到節能。
四、城市照明節能
城市照明節電決不是靠降低照明標準來實現的,應在確保各級道路符合相應的照明標準的前提下講節能。因此,每一項道路照明設計施工時,我們應充分利用光能,使被照明環境達到照明標準要求。
首先,確定道路照明等級,按照主干道、次干道、住宅小區等不同的照明場所進行合理設計,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。通常可做出幾種方案進行分析比較,從中選取既經濟合理又節能的方案。以道路照明來講,一般采用較大的安裝高度與間距和大功率的光源,比采用較小的安裝高度與間距和小功率的光源更為經濟合理和節能。照明節能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,牽涉的方面較多。在維持應有的照明水平前提下,實現節能是完全可行的,照明節能的潛力是很大的。綜上所訴,想必大家已經有所了解,更多相關亮化工程文章閱讀推薦《樓宇亮化工程需要注意哪些技術問題?》